李界彤摄影作品——自然叙事与人文主题的巧妙融合
刘海平
早就知道,李界彤老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工作者,他在书法、音乐、美术、诗歌创作与朗诵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,最近有幸欣赏了他的几幅摄影作品,竟发现他在摄影方面也有很深的功底。
在摄影方面,我算不上行家里手,并未进行过系统深入地研究,只是因为有过多年的电视编导的工作经历,对摄影摄像审美较为敏感,在这里,就界彤兄的摄影作品,愿意谈一下个人的粗浅感受。
作为摄影师,作品应该具有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深刻的人文关怀,应该聚焦于社会普通群体和个体生存状态,体现对日常生活的深刻观察。界彤兄的摄影作品《碾边偶遇》就是这样一副充满温度和人文气息的好作品:头戴草帽的老者深刻的皱纹里荡漾着幸福的笑意,粗糙而青筋暴露的双手折射出劳作的艰辛,此作品用特写镜头捕捉人物神态,如皱纹、手势等细节,充分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碰撞下的生存韧性,赋予肖像以叙事性,既有新闻摄影的写实感,又通过构图、光影的精心设计赋予画面满满的诗意。
摄影作品《孤影》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背对镜头的小女孩儿注视着远方,她在想什么,我们不得而知,作品给了我们充分想象的空间,利用高对比度黑白影调强化情绪的张力,通过静态画面呈现被忽视的个体生命故事。主体人物处于画面中央偏右的位置,远方背景虚化,通过细节传递宏大叙事,使观众直面其生存状态,将个人视角与普世价值相结合。
《无名草》和《无名草之二》,表面看似两幅简单的风景画,实则是充满深刻人文主题的诗歌意象图,作品利用弱光环境下的自然光线,背景虚化、主体鲜明,利用极简主义的艺术手法营造了凝重或温暖的艺术氛围,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深沉对话,充分揭示了“独善其身天地阔,安然度日笑红尘”的旷然豁达的人生态度,令人浮想联翩、回味无穷。
一言以蔽之,李界彤的摄影作品是自然叙事与人文主题的巧妙融合。
刘海平,媒体人、纪录片编导、播音员, 河北省人大文化交流促进会文学与朗诵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