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训子孙遗令》作者:王本海、赏析评论/木兰飞燕

训子孙遗令

作者:思路(王本海•重庆)

家规垂戒付心声,恪训高悬禁徇情。

孝肃遗风传永世,公廉守节耀长庚。

谋身不得雷池越,克己常拿月镜明。

护佑子孙奔大道,威严正典骨神清。


王氏家风家训

作者:王本海

<一>、心有敬畏,家有温情;勤兴家业,诚信传家。

寓意:心怀敬畏能守规矩、知进退,家庭温暖能聚人心、增和睦;靠勤劳让家业兴旺,以诚信作为家族传承的根本。

<二>、 勤以立身,善以待人;和以持家,正以传代。

寓意:用勤劳支撑自身立足社会,以善意对待身边之人;靠和睦维系家庭稳定,凭正直品德代代相传。

<三>、 勤俭承祖,诗书振家;待人存善,行事守正。

寓意:传承祖辈勤俭的美德,以诗书学识提振家族风气;与人相处留存善意,做事处世坚守公正底线。


作者注古有东汉王祥(180年-268年4月30日),字休徵。琅邪临沂(今山东省临沂市西孝友村)人,历东汉、魏、西晋三代。

王祥于东汉末隐居二十年,在曹魏,先后任县令、大司农、司空、太尉等职,封爵睢陵侯。西晋建立,拜太保,进封睢陵公。泰始四年(268年)去世,年八十五(一作八十九),谥号“元”。有《训子孙遗令》一文传世。

王祥侍奉后母极孝,为二十四孝之一“卧冰求鲤”的主人翁,有“孝圣”之称。他亦是“书圣”王羲之四世祖王览的同父异母兄。

王氏家训,是晋元公太保王祥临终前,训示子孙之遗令,后世子孙奉之为训。

家训原文:夫言行可覆,信之至也;推美引过,德之至也;扬名显亲,孝之至也;兄弟怡怡,宗族欣欣,悌之至也;临财莫过乎让:此五者,立身之本。

  家训浅释:说和做能一致且经得住时间的考验,是诚信的最高境界;把荣誉让给他人,把责任留给自己,是德行的最高境界;自己修德、立业、扬名,使自己的父母名扬尊显,是孝的最高境界;兄弟相处融洽,家族和睦兴旺是悌的最高境界;面对财物最好的态度是能够谦让。信、德、孝、悌、让,这五个方面,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。

信、德、孝、悌、让 这五字训令,被认为是琅邪王氏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,后世子孙能遵照而行则必能身荣业显,为官清溓,为人和睦,与人为善,虽不为高官亦称世之清流,其显贵又不以高官厚财为据。祥祖为官数十载,地位之尊崇,无以复加,然家无余宅,亦无余财,官声之隆,经得住时间之考验,此德足为后世楷模。无论是否是王氏之子孙,皆应依此而行。

一一思路(王本海)浅析漫谈


王汐雯点评赏析:王本海先生的《训子孙遗令》及王氏家训系列作品,展现了对传统家训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当代传承的自觉担当。以下从文化内涵、艺术特色、时代价值三个维度进行赏析:

一、文化内涵:根植古训而与时俱进

1. 对传统孝悌观的升华

诗中“孝肃遗风传永世”与注文所述王祥“卧冰求鲤”的孝圣形象相呼应,但将“孝”从侍亲扩展至“扬名显亲”的立身境界。家训第三条“勤俭承祖,诗书振家”更将个人修养与家族荣辱相连,契合《训子孙遗令》原文“兄弟怡怡,宗族欣欣”的悌道精神。

2. 五德体系的当代重构

作者提炼“信、德、孝、悌、让”五字古训时,注入现代解读:“推美引过”对应团队协作精神,“临财莫过乎让”暗合廉洁自律要求。家训中“勤兴家业”“行事守正”等表述,使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衔接。

二、艺术特色:律绝严整而意象鲜活

1. 七律结构的匠心经营

《训子孙遗令》严格遵循七律格律,中二联“孝肃遗风传永世/公廉守节耀长庚”与“谋身不得雷池越/克己常拿月镜明”形成工对。以“月镜”喻自省之心,将抽象的道德训诫转化为可感的视觉意象。

2. 三则家训的修辞智慧

采用四言句式延续《颜氏家训》遗风,但通过排比递进增强节奏感。如“勤以立身,善以待人;和以持家,正以传代”四组短语,形成个人→他人→家庭→时代的逻辑链条,类似《大学》修齐治平的思维路径。

 三、时代价值:古为今用的传承创新

1. 针对现代家庭问题的回应

 “家有温情”直指当代家庭情感疏离现状,“敬畏”一词巧妙融合传统规矩意识与现代法治精神。注文中强调“虽不为高官亦称世之清流”,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重塑成功标准。


2. 非遗传承的活化实践

作为非遗创新人才,作者将王祥遗令与自身创作结合,通过歌词《祖国的霞光》等作品实现传统道德的文艺转化,印证其“诗书振家”的主张,展现文化传承的动态生命力。


总评:  王本海先生的作品既保持古典家训的庄重典雅,又赋予其现代生活的温度。通过律诗的精严结构与家训的箴言体式,构建起传统道德当代化的桥梁。尤其将“书圣”王羲之族系文化基因与当代文艺创作相结合,使琅邪王氏家训在新时代焕发独特光彩。其作品能在中国教育电视台、香港卫视文旅台、人民日报市场网络版城市新闻、法制晨报等权威性平台的传播,正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例证,堪称当代家训文学的代表性成果。


作者简历

王本海:字木心.号一鸣.笔名:河边柳、一合、思路、马平、闻教、正堃、千里再兴、云鹤寿松、星空明月等等。男.汉族.一九六五年二月出生在中国•三峡最美滨湖城市开州区浦里河畔。国际作者作曲者协会联合会、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。央视台CCTV•文化强国栏目组特聘首届高级智库教授级高工、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。

曾任《中国风》杂志社编辑、《众和》内文主编、《中国乡村》杂志社驻重庆选稿基地主编。现为中国•思路海浪花文化艺术服务中心总编、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海浪花文学艺术中心法人代表。

2006年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、咸宁市桂乡笔会特邀代表,获百名校园优秀诗人;

2009年华文作家协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海内外诗词书画征文大赛活动中荣获三等奖;

在2010年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全球征文大赛活动中获得最高诗歌奖(金质勋章奖)金鼎奖得主,国际中华诗歌总会授予(1999—2009)六十名一级著作家之一。

2010年6月被英格皇家艺术基金会特聘为永久学术顾问,主要协助中国及亚洲地区的文化艺术发展方向研究工作。代表歌曲作品《祖国的霞光》、《美丽的家乡就象天堂》、《祖国》、《母亲》、《祖国我想对你说》、《故乡》、《旅游吧之歌》、《圣莲山采风之歌》《绿水青山中国行•开州采风之歌》、《水调歌头•星光之夜》、《飞翔》、《腊八粥的味道》、《冰城之恋》、《天涯友谊之歌》、《我爱你海浪花文艺舞台》等一大批风格各异、独树一帜、语言高度凝炼、情感充沛热烈、富有节奏韵律,集思想性、艺术性、时代性于一体的经典歌词作品。同时策划多首经典歌曲在香港卫视文旅台、中国乐坛、中国大众音乐、央视频、中央新影频道发现之旅•文化强国栏目、学习强国、新华网、人民网等各多个平台展播获奖。

2018年《中国乡村》杂志社组诗征文作品《凤凰亭中吟秋菊》《湘渝人家》;

2019年《中国乡村》中乡美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线上春晚荣获二等奖,征文诗歌作品入编《建国六十周年•中华诗词诗书画精品典藏卷》并授予建国六十周年功勋诗人、《世界艺术百科全书•中国人物卷》、《当代千人诗歌•实力卷三》、《百年百诗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;

2019年4月15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•智慧中国栏目展播:(唱响时代主旋律一一王本海),第十九届中国世纪大采风年度暨电视人物颁奖特邀《当代中国德艺双馨艺术家》嘉宾,《世界文化名家》组委会成员。

2021年由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、红花岗区作家协会承办的“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——‘流香臺’杯首届全国诗词文大赛活动中其多项作品入围入编“黔酒文化”系列图书且荣获个人优秀奖和优秀个人组织奖及优秀集体奖。

2021年其作品入选【国家名片】盛世中国•传承经典限量版纪念珍藏邮册。

2022年其采风调研作品分别入编山东省东平县诗词协会《东平诗词》创刊号和中央电视台CCTV•发现之旅•文化强国《大国•大家》艺术家优选工程数据库图书,并荣获中央新影频道《文化强国》栏目组《大国•大家》优选工程杰出艺术家优选人才奖。且入编《首批智库高级专家大词典》一书。



王本海人物介绍

 

王本海,字木心,号一合,笔名思路、河边柳、马平、云鹤寿松、星空明月等,1965年2月出生于重庆市开州区五通乡浦里河畔寨家村研盘湾,是集诗人、音乐创作人、作家、文化学者于一身的跨界文化从业者,拥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,长期深耕文学、音乐、文化传播与非遗传承领域,以“工科严谨+人文浪漫”的独特风格,成为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标杆人物。

 

一、基本信息

 

姓名:王本海

 

字/号:字木心,号一合

 

笔名:思路、河边柳、马平、云鹤寿松、星空明月

 

民族:汉族

 

出生年月:1965年2月

 

籍贯:重庆市开州区五通乡浦里河畔寨家村研盘湾

 

职业:诗人、音乐创作人、作家、文化学者

 

职称:教授级高级工程师

 

核心特质:融合工科思维与人文情怀,擅长以传统文体书写时代主题,推动文化跨界传播

 

二、教育与职业背景

 

教育经历:大学文化背景,获渭南市电工职业资格证书,兼具工科精准思维与人文创作素养,为其跨界文化实践奠定双重学术基础。

 

职业方向:早年涉足工程技术领域,后聚焦文化创作与传播,深耕辞赋、诗词、歌词、散文等多元文体,同时主导文化活动策划与非遗传承项目,实现从“工程图纸”到“文化篇章”的跨界转型。

 

三、社会职务

 

1. 国际作家和作曲家协会联合会会员

 

2.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

 

3.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

 

4. 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

 

5. 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《文化强国》栏目组首批特聘高级智库专家(教授级高工)

 

6. 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

 

7. 中国·思路海浪花文化艺术服务中心总策划/总编

 

8.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海浪花文学艺术中心法人代表

 

四、主要成就与作品

 

(一)文学创作:以传统文体载时代新声

 

王本海在文学领域以“守正创新”为核心,尤其擅长赋体、诗词、楹联创作,独创“四维文化透视”模型(地理形胜—历史溯源—红色基因—当代图景),作品兼具古典风骨与现代气息。

 

1. 赋体文学:代表作《百城百赋百诗》系列,涵盖《开州赋》《重庆赋》《遵义赋》《延安赋》《井冈山赋》《中华赋》《人民日报赋》《新华社赋》《法治晨报赋》等。其中,《人民日报赋》《新华社赋》以骈俪之笔勾勒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,《法治晨报赋》以“笔化龙泉之锷,纸成獬豸之裳”喻法治媒体锋芒,均发表于《人民日报市场网络版》城市新闻等权威平台,成为“以赋载道”的典范,评论家评论“一篇襄阳赋,半部中国史”。

 

2. 诗词创作:作品入选《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中华诗词诗书画精品典藏卷》,获“功勋诗人”称号;2022年在《法治晨报》发表《七律·醉美故乡》《七律·观刘伯承铜像有感》《沁园春·八一节寄怀》《贺院线电影〈微山湖小八路〉拍摄圆满成功》等;2025年创作《满江红·九三阅兵》,前瞻性书写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盛况,获专业评论界高度认可;其七律《咏人民日报》《咏新华社》凝练媒体风骨,成为传统诗词现代转化的样本。

 

3. 楹联与散文:2025年建党节期间,遵义市诗词楹联协会为其对联作品推出专题版面;有声作品:散文《美丽乡村五通》、《故乡的炊烟》、诗词作品《赞普阳律师事务所及陈震、陈韩钦律师》、《贺遵义市红花岗区协会成功开通中华诗词子网站》、英文版《沁园春.赞刘新星》创作背景简介、《王本海题刘伯承元帅故居楹联鉴赏》、演讲稿《榜样之光--王本海为我们照亮逐梦征程》、人物对话《在铁轨与诗行间筑造文化桥梁--跨界大师王本海的创作人生》在燕赵有约官方通过QQ音乐、酷狗音乐、酷我音乐等多平台发布,著有地方传奇故事《鲤鱼劫——血色山河中的一尾神话》。

 

4. 学术编著:编著《巴渝王氏160字辈诗库暨巴渝王氏世系图》,以“诗文活化族谱”的创新形式,为家族文化与非遗传承提供实践方案。

 

(二)音乐创作:以旋律传递文化温度

 

作为高产音乐创作人,王本海累计创作原创歌曲180余首,坚持“歌词为魂、旋律为翼”,作品覆盖家国情怀、地域文化、榜样精神等主题,兼具传播度与思想性。

 

1. 代表作品:《祖国的霞光》(激昂抒发爱国情怀,成讴歌时代经典)、《这面旗帜》《穿过月亮的旅行》(呼应同名电影,以浪漫曲风编织情感梦境)、《雄奇山水·新韵重庆》(展现地域风光)、《非遗中国》(助力非遗传播)、《岳中之歌》《红岩朝露》(校园红歌)、《缅怀刘伯承元帅》《您从黄葛古道走来》(红色主题)《研盘湾之歌》(家乡情怀)、《初心灿若霞》(聚焦公益榜样,从“帮老人擦霜”“给孩子递书”等小事切入,让榜样精神可感可学)、《思路海浪花文艺之歌》(凝聚文艺群体理想)。

 

2. 传播与荣誉:作品由贺筠筠等知名歌唱家演绎,入库全国KTV,登陆QQ音乐、网易云音乐等主流平台;获中国大众音乐协会“金奖”、“永远跟党走·献礼二十大”原创歌曲金奖等国家级奖项。

 

(三)文化传播与实践:搭建传承与创新桥梁

 

王本海以“文化使者”身份,推动文化落地与跨界融合,主导多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。

 

1. 红色文化传承:2023年春节前夕,牵头联合全国知名钢笔画家张根和、开州书法家谭周文、贺启财(野神)、田小波等,向刘伯承同志故居捐赠11幅书画作品;主导“纪念刘伯承元帅诞辰130周年诗词书画征文征集活动”,吸引全国创作者参与,收到2000余首诗词、11幅书画作品,经评审后多平台推广,推动红色文化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。

 

2. 跨界实践:2023年参演电影《穿过月亮的旅行》(饰演“专注读报的乘客”),拍摄结束后深夜3点结合片场感悟创作同名歌曲,实现“影视表演—音乐创作”无缝衔接;其作品及事迹获央视、中国教育电视台、《法治晨报》《城市新闻》等主流媒体报道,2022年8月30日《法治晨报》以整版篇幅报道其诗歌创作成就。

 

3. 非遗与智库工作:作为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,探索非遗现代转化路径;担任《文化强国》栏目特聘高级智库专家,为文化建设提供专业建议;主导思路海浪花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工作,策划多项文化活动,推动“文艺服务大众”理念落地。

 

五、荣誉奖项

 

1. 1999-2009年度:国际中华诗歌总会“一级作家”

 

2. 2010年:英国皇家艺术基金会永久学术顾问

 

3. 2019年:中国世纪大采风“德艺双馨艺术家”

 

4. 2019-2024年:遵义市红花岗区“优秀文艺工作者”

 

5. 2022年:“永远跟党走·献礼二十大”原创歌曲金奖

 

6. 2022年:“《大国·大家》优选工程杰出艺术家优选人才奖”

 

六、艺术特色与评价

 

(一)艺术特色

 

1. 文体创新:融合骈偶句式与时空对话,独创“赋体叙事诗”,打破传统赋体“辞藻堆砌”局限,让古典文体承载现代主题。

 

2. 主题挖掘:深度绑定地域文化与红色基因,擅长从“小场景”写“大主题”(如以“街灯”“递书”等细节传递时代精神),避免口号式表达。

 

3. 跨界融合:贯通文学、音乐、影视、非遗研究,形成“新古典主义”风格,实现“工科精准架构+人文情感表达”的独特统一。

 

(二)外界评价

 

1. 《文化强国》栏目组:“以赋载道,以歌咏志,其作兼具汉赋的鸿篇气象与现代文艺的传播力。”

 

2. 专业评论界:“词凝日月,曲动山河”,其个人经历体现“立本为基,汇海成澜”的文化追求,作品本质是“新时代的《山河社稷图》”,以地理为载体、历史为脉络、赋体为形式,完成中华文明基因的解码与现代化转译,在当代文学中具有不可替代性。

 

七、参考资料

1. 《法治晨报》2022年8月30日专题报道、2025年9月3日相关作品报道

2. 《人民日报市场网络版》城市新闻2025年9月3日人物及作品报道(含《人民日报赋》《新华社赋》等)

3. 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《贵州诗联》《黔诗红韵》发表记录

4. 陕西省诗词学会官方网站发表记录

5. 中央新影《文化强国》栏目组专家库名录

6.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名录

7. 中国·思路海浪花文化艺术中心公众号及莆田市海浪花文艺官网

8.遵义市红花岗区作协红城诗韵、红城联墨、巷口诗韵等公众号

9. 城市头条、网易新闻、VV音乐、今日头条及主流音乐平台作品收录与传播数据

10. 相关荣誉奖项官方公告及证书


王本海人物简历.原载《人民日报市场网络版》城市新闻2025年9月3日http://www.peoplezixun.cn/renwen/2025/0903/31242.html 王本海人物简介《人民日报市场网络版》城市新闻


【海浪花文艺】特推原创歌曲《川渝人家》作词作曲王本海、演唱/海浪花艺术团 中国思路海浪花文化艺术服务中心 https://a.51vv2.com/v/2k3c4t9B -VV

编辑于2025-10-13 06:14:23
已有1人喜爱
声明: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,并不代表诗人作家档案库之观点。
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!
全部评论 (2)
点赞支持佳作欣赏精彩纷呈评论
1天前
欣赏佳作点赞支持佳作欣赏精彩纷呈评论
1天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