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梅兰竹菊四君子组诗》作者:王本海、赏析评论/灵川/宁静/惠康兴等

梅兰竹菊四君子组诗


口王本海

《梅》

玉封万里迸寒香,铁骨擎天破夜长。

雪压枝横凝浩气,风侵蕊吐溢玄光。

不随桃李争春艳,独抱冰霜蕴道刚。

待到群芳回暖日,乾坤逸韵满穹苍。

《兰》

空谷深藏淑气扬,纤茎挺秀傲寒霜。

叶舒翠袖承霄露,花吐芳馨透石岗。

不慕尘嚣攀富贵,甘凭淡泊砺锋芒。

纵然僻壤无人识,自有清芬动八荒。

《竹》

翠色朝云接混茫,虚心劲节立玄黄。

千竿攒秀凌霄起,万叶摇风啸碧苍。

暴雨狂摧根愈固,严霜酷打志弥昂。

高标直上星河近,漫引春雷震大荒。

《菊》

金英绽处傲严霜,遍野流霞焕赤苍。

蕊抱丹心凝浩气,枝摇劲骨战风狂。

不随落叶悲萧瑟,自守清芬斗肃凉。

待到百花凋谢后,犹擎火炬照天章。


破拘拓境 •铸魂开新

——王本海四君子组诗对前贤咏物范式的突破

文/灵川

梅兰竹菊“四君子”的咏叹传统,历经千年积淀形成了相对固化的审美范式——前贤多以“孤高自守”为内核,聚焦个体品德的内省与精神的避世栖居,意象偏于微观、意境归于静穆。王本海先生的组诗,在坚守传统意象本真与格律规范的基础上,实现了三重根本性突破,让古典咏物诗焕发出宏阔昂扬的时代气象。

一、格局突破:从“个体幽微”到“宇宙情怀”

前贤咏四君子,多局限于“一己之境”的描摹:写梅则“驿外断桥”“疏影横斜”,聚焦荒寒小景与孤芳自赏(如陆游、林逋);写兰则“空谷无人”“疏帘关情”,暗藏怀才不遇的怅惘(如朱熹、屈原);写竹则“窗下疏篁”“庭前劲节”,侧重修身自省的温润(如白居易、王维);写菊则“东篱采撷”“孤丛傲霜”,难逃隐逸避世的局限(如陶渊明、黄巢)。其审美视野始终未脱离个体精神的内洽,格局偏于内敛。

王本海先生的组诗彻底打破这一桎梏,将四君子置于“天地玄黄”的宏观维度:《梅》以“玉封万里”铺展宇宙尺度,“铁骨擎天破夜长”赋予梅改天换地的主体意识,结尾“乾坤逸韵满穹苍”更将清芬升华为充盈天地的浩然之气;《兰》以“淑气扬”“动八荒”突破空谷之囿,让淡泊坚守转化为影响四方的精神力量;《竹》以“接混茫”“立玄黄”勾连宇宙本源,“千竿攒秀凌霄起”“漫引春雷震大荒”绘就众志成城、唤醒天地的奋进图景;《菊》以“遍野流霞焕赤苍”拓展空间维度,“犹擎火炬照天章”将秋菊升华为照亮前路的精神灯塔。诗作从“个体品德象征”跃升至“宇宙精神载体”,格局之宏阔远超传统咏物诗的审美阈限。

二、精神突破:从“静穆自守”到“奋进拓新”

前贤笔下的四君子,多是“被动承受”的静穆形象:梅傲霜雪却“寂寞开无主”,兰居幽谷而“无人识”,竹抗风雨却“任尔东西南北风”,菊凌秋霜仍“独抱清芬”。其精神内核是“独善其身”的坚守,缺乏主动作为的奋进张力。

王本海先生则赋予四君子“主动抗争”的生命姿态:《梅》以“迸寒香”“破夜长”的动词,写出梅冲破黑暗的勇者之气,“砺志刚”点明坚守背后的主动淬炼;《兰》以“透石岗”“动八荒”,让清芬穿透阻隔、辐射四方,将隐逸转化为“坚守初心、主动担当”的自觉;《竹》以“啸碧苍”“震大荒”注入阳刚之气,“根愈固”“志弥昂”凸显逆境中主动成长的韧性;《菊》以“战风狂”“斗肃凉”塑造抗争形象,“擎火炬”更赋予其照亮他人、引领前路的使命。这种从“静守”到“动拓”的转变,让四君子的精神内核从“避世修身”升华为“济世奋进”,与当代奋斗精神高度契合。

三、意象突破:从“单一喻德”到“多维载道”

前贤咏四君子,意象功能多为“单一喻德”:梅喻孤高、兰喻幽贞、竹喻虚心、菊喻淡泊,意象指向明确却略显单薄,多聚焦个人品德的某一侧面。

王本海先生的组诗让意象承载更丰富的时代内涵,实现“多维载道”:梅之“铁骨”既是抗寒之姿,更是逆境中“破夜”的信念,“玄光”既是花色,更是照亮黑暗的希望;兰之“疏茎”既是幽居之态,更是“不慕富贵”的坚守,“清芬”既是花香,更是穿透尘嚣的人格力量;竹之“劲节”既是修身之尺,更是“凌霄起”的抱负,“春雷”既是自然之景,更是唤醒时代的号角;菊之“金英”既是秋艳,更是“抱丹心”的忠诚,“火炬”既是花色,更是引领未来的理想。意象不再是单一品德的符号,而是融合了信念、担当、理想、希望的精神复合体,实现了传统意象的现代化转译。

综上,王本海先生的组诗并非对前贤的背离,而是在深刻传承传统内核基础上的创造性突破——它打破了传统咏物诗的微观格局与静穆基调,以宇宙视野拓宽审美边界,以奋进精神注入时代灵魂,让“四君子”这一古老意象成为承载当代人担当与理想的精神载体,完成了从“独善其身”到“兼济天下”、从“古典自守”到“时代拓新”的审美跨越。



铁骨凝香承古韵, 高标拓境启新程

——王本海《梅兰竹菊四君子》组诗赏析

文/宁静

梅兰竹菊四君子,历来是中华文人精神的象征。自林逋“疏影横斜”之梅的清逸,至郑板桥“千磨万击”之竹的刚直,前贤诗作多构筑了内敛静守的审美境界。今观王本海先生《梅兰竹菊四君子》组诗,则于工稳对仗间见磅礴气象,于传统意象中开时代新境,完成了从“独善其身”到“兼济天下”的精神升华,堪称古典诗魂的当代回响。

一、格律精严:于法度中见自由

组诗首要之功,在于对近体诗格律的娴熟驾驭与匠心运筹。

1.  平仄谐和,气韵贯通:四首七律严守平水韵,中规合矩。如《咏梅》首联“玉封万里迸寒香(仄平仄仄仄平平),铁骨擎天破夜长(仄仄平平仄仄平)”,平仄相间,抑扬顿挫,如冰河乍裂,金石铿锵,奠定了全诗雄健的基调。尤其对“孤平”、“三平调”等诗病的规避,展现了深厚的声韵学养。

2.  对仗工稳,张力内蕴:中间二联对仗精工,不仅词性、结构严丝合缝,更追求意境的呼应。如《咏竹》颈联“暴雨狂摧根愈固,严霜酷打志弥昂”,“暴雨”对“严霜”,“狂摧”对“酷打”,将恶劣环境与不屈意志并置,于工整形式中迸发出强烈的精神对抗力,真正实现了“形式即内容”。

二、炼字艺术:以一字而振全篇

诗人于炼字上追慕古人“吟安一个字,捻断数茎须”的执着,关键字词的选择极具匠心。

1.  动词赋能,化静为动:系列极具爆发力的动词,是点活全篇的诗眼。

“迸”《咏梅》:形容寒香之喷薄而出,一扫“浮动的暗香”之柔美,赋予梅花冲破冰封的决绝力量。

“破”《咏梅》与 “战”《咏菊》:前者写破开长夜,后者写对抗风狂,皆将植物的自然属性升华为主动进击的战斗姿态。

“啸”(《咏竹》):万叶摇风,其声如啸,写出了竹海翻涌的磅礴气势与不屈的灵魂呐喊。

2.  雅词提境,拓展时空:精心选取的古典意象词,极大地拓展了诗意空间。

“玄黄”《咏竹》:语出《易经》“天地玄黄”,借指宇宙洪荒,将竹的立身之境提升至天地初开的宏大尺度。

“天章”《咏菊》:原指天上云彩织就的文采,此处喻指菊花如火炬,其光辉照亮了天地间最华美的篇章,意境高远。

三、意象重构:从书斋走向苍穹

在精严的格律与精炼的字词支撑下,诗人完成了对传统君子意象的格局再造。

梅之勇毅:从林逋“暗香浮动月黄昏”的园中之梅,升华为“玉封万里迸寒香”的天地之梅。“乾坤逸韵满穹苍”的结句,其气魄远超于个人品格的象征,已成为一种弥漫于宇宙之间的浩然精神。

竹之交响:区别于王维“独坐幽篁里”的静谧,王氏之竹是“翠色朝云接混茫”的天地支柱,是“漫引春雷震大荒”的时代号角。竹与春雷的合奏,构成了自然之力与生命意志的雄浑交响。

菊之燃烧:一改陶渊明“采菊东篱下”的闲适,或黄巢“满城尽带黄金甲”的肃杀,而成为“犹擎火炬照天章”的照亮者。菊花不再是被动地“傲霜”,而是主动地“擎火”去驱散萧瑟,为世界带来光明与温暖。

总结:王本海先生的《梅兰竹菊四君子》组诗,是一次成功的“承古拓新”之实践。在形式上,它恪守近体诗的法度,于平仄对仗间展现古典诗词的格律之美;在艺术上,它精于炼字,以一字之功力振起全句之神采;在精神内核上,它突破了传统文人画的书斋气息,将君子品格置于“混茫”、“玄黄”、“穹苍”的宏大宇宙背景中重新诠释,赋予了其催人奋进、照亮时代的崭新内涵。这组诗作,无疑是当代诗词创作中兼具古典神韵与现代精神的典范之作。


惠康兴等诸友留言评论:梅兰竹菊四君子组诗前无古人,后少来者。王老师巅峰期好诗井喷!放至今天能比肩的我还未发现!点十万个赞!!!

于秋香评价:欣赏王老师佳作灵川,宁静两位评论家的水平都非常高更非常的专业,点赞支持精彩纷呈评论,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四君子诗作的精神内涵。

统一回复:太感谢众多微友这份沉甸甸的赞誉啦!能让你们如此认可“四君子”组诗,是我创作中最珍贵的收获~ 这份鼓励会化作继续深耕文字的动力,后续还会打磨更多优质诗作,不负大家的厚爱,再次感谢十万个赞的支持呀!



王本海人物介绍

 

王本海,字木心,号一合,笔名思路、河边柳、马平、云鹤寿松、星空明月等,1965年2月出生于重庆市开州区五通乡浦里河畔寨家村研盘湾,是集诗人、音乐创作人、作家、文化学者于一身的跨界文化从业者,拥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,长期深耕文学、音乐、文化传播与非遗传承领域,以“工科严谨+人文浪漫”的独特风格,成为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标杆人物。

 

一、基本信息

 

姓名:王本海

 

字/号:字木心,号一合

 

笔名:思路、河边柳、马平、云鹤寿松、星空明月

 

民族:汉族

 

出生年月:1965年2月

 

籍贯:重庆市开州区五通乡浦里河畔寨家村研盘湾

 

职业:诗人、音乐创作人、作家、文化学者

 

职称:教授级高级工程师

 

核心特质:融合工科思维与人文情怀,擅长以传统文体书写时代主题,推动文化跨界传播

 

二、教育与职业背景

 

教育经历:大学文化背景,获渭南市电工职业资格证书,兼具工科精准思维与人文创作素养,为其跨界文化实践奠定双重学术基础。

 

职业方向:早年涉足工程技术领域,后聚焦文化创作与传播,深耕辞赋、诗词、歌词、散文等多元文体,同时主导文化活动策划与非遗传承项目,实现从“工程图纸”到“文化篇章”的跨界转型。

 

三、社会职务

 

1. 国际作家和作曲家协会联合会会员

 

2.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

 

3.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

 

4. 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

 

5. 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《文化强国》栏目组首批特聘高级智库专家(教授级高工)

 

6. 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

 

7. 中国·思路海浪花文化艺术服务中心总策划/总编

 

8.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海浪花文学艺术中心法人代表

 

四、主要成就与作品

 

(一)文学创作:以传统文体载时代新声

 

王本海在文学领域以“守正创新”为核心,尤其擅长赋体、诗词、楹联创作,独创“四维文化透视”模型(地理形胜—历史溯源—红色基因—当代图景),作品兼具古典风骨与现代气息。

 

1. 赋体文学:代表作《百城百赋百诗》系列,涵盖《开州赋》《重庆赋》《遵义赋》《延安赋》《井冈山赋》《中华赋》《人民日报赋》《新华社赋》《法治晨报赋》等。其中,《人民日报赋》《新华社赋》以骈俪之笔勾勒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,《法治晨报赋》以“笔化龙泉之锷,纸成獬豸之裳”喻法治媒体锋芒,均发表于《人民日报市场网络版》城市新闻等权威平台,成为“以赋载道”的典范,评论家评论“一篇襄阳赋,半部中国史”。

 

2. 诗词创作:作品入选《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中华诗词诗书画精品典藏卷》,获“功勋诗人”称号;2022年在《法治晨报》发表《七律·醉美故乡》《七律·观刘伯承铜像有感》《沁园春·八一节寄怀》《贺院线电影〈微山湖小八路〉拍摄圆满成功》等;2025年创作《满江红·九三阅兵》,前瞻性书写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盛况,获专业评论界高度认可;其七律《咏人民日报》《咏新华社》凝练媒体风骨,成为传统诗词现代转化的样本。

 

3. 楹联与散文:2025年建党节期间,遵义市诗词楹联协会为其对联作品推出专题版面;有声作品:散文《美丽乡村五通》、《故乡的炊烟》、诗词作品《赞普阳律师事务所及陈震、陈韩钦律师》、《贺遵义市红花岗区协会成功开通中华诗词子网站》、英文版《沁园春.赞刘新星》创作背景简介、《王本海题刘伯承元帅故居楹联鉴赏》、演讲稿《榜样之光--王本海为我们照亮逐梦征程》、人物对话《在铁轨与诗行间筑造文化桥梁--跨界大师王本海的创作人生》在燕赵有约官方通过QQ音乐、酷狗音乐、酷我音乐等多平台发布,著有地方传奇故事《鲤鱼劫——血色山河中的一尾神话》。

 

4. 学术编著:编著《巴渝王氏160字辈诗库暨巴渝王氏世系图》,以“诗文活化族谱”的创新形式,为家族文化与非遗传承提供实践方案、《研盘湾五行镇源记--木宅开基,石寨传脉,本辈承宗》、《歌曲创作黄金法则教案--写一首让大众共情传唱的“好歌”》。

 

(二)音乐创作:以旋律传递文化温度

 

作为高产音乐创作人,王本海累计创作原创歌曲200余首,坚持“歌词为魂、旋律为翼”,作品覆盖家国情怀、地域文化、榜样精神等主题,兼具传播度与思想性。

 

1. 代表作品:《祖国的霞光》(激昂抒发爱国情怀,成讴歌时代经典)、《这面旗帜》《穿过月亮的旅行》(呼应同名电影,以浪漫曲风编织情感梦境)、《雄奇山水·新韵重庆》(展现地域风光)、《非遗中国》(助力非遗传播)、《岳中之歌》《红岩朝露》(校园红歌)、《缅怀刘伯承元帅》《您从黄葛古道走来》(红色主题)今歌之约 (总第一百三十三期 · 天津市音乐文学学会 主办)刊发、《研盘湾之歌》(家乡情怀)、《初心灿若霞》(聚焦公益榜样,从“帮老人擦霜”“给孩子递书”等小事切入,让榜样精神可感可学)、《思路海浪花文艺之歌》(凝聚文艺群体理想)。

 

2. 传播与荣誉:作品由贺筠筠等知名歌唱家演绎,入库全国KTV,登陆QQ音乐、网易云音乐等主流平台;获中国大众音乐协会“金奖”、“永远跟党走·献礼二十大”原创歌曲金奖等国家级奖项。

 

(三)文化传播与实践:搭建传承与创新桥梁

 

王本海以“文化使者”身份,推动文化落地与跨界融合,主导多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。

 

1. 红色文化传承:2023年春节前夕,牵头联合全国知名钢笔画家张根和、开州书法家谭周文、贺启财(野神)、田小波等,向刘伯承同志故居捐赠11幅书画作品;主导“纪念刘伯承元帅诞辰130周年诗词书画征文征集活动”,吸引全国创作者参与,收到2000余首诗词、11幅书画作品,经评审后多平台推广,推动红色文化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。

 

2. 跨界实践:2023年参演电影《穿过月亮的旅行》(饰演“专注读报的乘客”),拍摄结束后深夜3点结合片场感悟创作同名歌曲,实现“影视表演—音乐创作”无缝衔接;其作品及事迹获央视、中国教育电视台、《法治晨报》《城市新闻》等主流媒体报道,2022年8月30日《法治晨报》以整版篇幅报道其诗歌创作成就。

 

3. 非遗与智库工作:作为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人才,探索非遗现代转化路径;担任《文化强国》栏目特聘高级智库专家,为文化建设提供专业建议;主导思路海浪花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工作,策划多项文化活动,推动“文艺服务大众”理念落地。

 

五、荣誉奖项

 

1. 1999-2009年度:国际中华诗歌总会“一级作家”

 

2. 2010年:英国皇家艺术基金会永久学术顾问

 

3. 2019年:中国世纪大采风“德艺双馨艺术家”

 

4. 2019-2024年:遵义市红花岗区“优秀文艺工作者”

 

5. 2022年:“永远跟党走·献礼二十大”原创歌曲金奖

 

6. 2022年:“《大国·大家》优选工程杰出艺术家优选人才奖”

 

六、艺术特色与评价

 

(一)艺术特色

 

1. 文体创新:融合骈偶句式与时空对话,独创“赋体叙事诗”,打破传统赋体“辞藻堆砌”局限,让古典文体承载现代主题。

 

2. 主题挖掘:深度绑定地域文化与红色基因,擅长从“小场景”写“大主题”(如以“街灯”“递书”等细节传递时代精神),避免口号式表达。

 

3. 跨界融合:贯通文学、音乐、影视、非遗研究,形成“新古典主义”风格,实现“工科精准架构+人文情感表达”的独特统一。

 

(二)外界评价

 

1. 《文化强国》栏目组:“以赋载道,以歌咏志,其作兼具汉赋的鸿篇气象与现代文艺的传播力。”

 

2. 专业评论界:“词凝日月,曲动山河”,其个人经历体现“立本为基,汇海成澜”的文化追求,作品本质是“新时代的《山河社稷图》”,以地理为载体、历史为脉络、赋体为形式,完成中华文明基因的解码与现代化转译,在当代文学中具有不可替代性。

 

七、参考资料

1. 《法治晨报》2022年8月30日专题报道、2025年9月3日相关作品报道

2. 《人民日报市场网络版》城市新闻2025年9月3日人物及作品报道(含《人民日报赋》《新华社赋》等)

3. 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《贵州诗联》《黔诗红韵》发表记录

4. 陕西省诗词学会官方网站发表记录

5. 中央新影《文化强国》栏目组专家库名录

6.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名录

7. 中国·思路海浪花文化艺术中心公众号及莆田市海浪花文艺官网

8.遵义市红花岗区作协红城诗韵、红城联墨、巷口诗韵等公众号

9. 城市头条、网易新闻、VV音乐、今日头条及主流音乐平台作品收录与传播数据

10. 相关荣誉奖项官方公告及证书


王本海人物简历.原载《人民日报市场网络版》城市新闻2025年9月3日http://www.peoplezixun.cn/renwen/2025/0903/31242.html 王本海人物简介《人民日报市场网络版》城市新闻

编辑于2025-11-16 16:17:51
已有1人喜爱
声明: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,并不代表诗人作家档案库之观点。
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!
全部评论 (2)
欣赏佳作点赞支持精彩评论推广宣传转发分享
2小时前
欣赏佳作点赞支持精彩评论推广宣传
2小时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