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正宫•醉太平〕“老虎”(通韵张可久体)
肖锋斌(西安)
黉门刻苦,仕道阴毒,贪婪受贿技娴熟,人前圣主。
清廉执政装勤务,暗愚骗党充金库,荒淫纳妾送银屋,(终囚)灵魂自辱。
《“老虎”》这首散曲以辛辣犀利的笔触,深刻揭露了腐败官员的双面人生。让我们从艺术手法与思想内涵两方面来赏析:
一、对比手法刺贪刺伪
开篇“黉门刻苦”与“仕道阴毒”形成强烈反差,勾画出官员从寒窗苦读到堕落变质的轨迹。“人前圣主”三字如照妖镜,照见其伪装的清廉勤政与暗中贪腐荒淫的本相。这种表里对比愈是尖锐,愈能凸显其人格分裂与官场生态的异化。
二、鼎足对句力透纸背
“清廉执政装勤务,暗愚骗党充金库,荒淫纳妾送银屋”一组鼎足对,如连环弩箭直击要害:
· “装”字剥去廉洁画皮
· “骗”字戳穿忠诚假面
· “送”字暴露权色交易
三句层层递进,将权力滥用、经济贪婪、生活腐化交织成堕落全景,其排比气势如惊涛拍岸。
三、意象选择匠心独运
“金库”“银屋”等物质意象堆叠出贪欲的具象化空间,与结尾“灵魂自辱”形成巨大张力。曲终奏雅的点题,既符合元散曲“豹尾”传统,又延续了《诗经·硕鼠》以来的讽喻精神,在古今对话中强化了警世意义。
四、语言风格泼辣鲜活
继承关汉卿散曲的蒜酪风味,以“技娴熟”“暗愚”等俚俗口语入曲,在雅俗转换间产生戏剧性效果。这种嬉笑怒骂恰与所批判的荒诞现实形成同构,实现了艺术形式与批判内容的统一。
此曲可贵在承元曲本色而赋时代新声,其批判锋芒不仅指向个体道德失守,更触及监督机制缺失的深层问题。当“装勤务”“充金库”成为官场潜规则时,曲中老虎便不仅是个人,更是一种需要警惕的政治生态病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