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笔达意惟自赏·思想杂谈辩清明

7c60c009fe3e43adba74885b8bfafdff.jpg

  随笔达意惟自赏·思想杂谈辩清明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/沈溪兴

 

        世间万物似变未变。太阳依旧朝升暮落,变的是流年四季里时光的流转;生而为人,我自忖并非恶类,却也难免在困顿中闪过铤而走险的妄念,或在愤世嫉俗时涌起除暴安良的冲动——好在这份随境而生的心思,终因自小经学校多年“徳育”教化与素体天生的胆怯而未曾付诸行动。或许,这便是人类思想在制约中所涌动的莫测变幻、同时也是止步于理智的规避。

        平和世界的根基在于安稳。蓝天映白日,青山伴秀水,方有鸟语花香、五谷丰登,这般安稳日子是人人心之所向。岁月悠长,若能护水土常绿,盼代代领袖为民造福,何愁人间温情不续、文明传承不远?这大抵是自盘古开天以来,人心深处永恒的期盼。

        七夕已过,长夏的暑气仍在蒸腾,高温不仅闷得人喘不过气,更搅得人心烦意乱、思绪纷扬。"芳情只自遣,闲趣向谁言?"并非此刻心境,真正牵动神经的,是新闻里某些地区旱涝交替的灾情,那份杞人忧天的愁绪总在眉间萦绕,丝丝隐痛藏于心底。

       诸多疑惑本无需答案,一知半解反倒省却许多烦扰。不知从何时起,古籍中便将夏秋之交称作"长夏",而这长夏里的七夕,总让多少男女在幽会的美好时刻流连忘返。若能读到一篇才女笔下的情愫小文,在字里行间触摸心绪、体味共情,甚至生出灵魂共鸣的错觉,该是何等妙事?可惜这般景致于我终是雾中看花,正如"假作真时真亦假",虚拟的故事终究成不了生活本身。

        寒暑有常,守心律己方能安身。转眼将临中秋,不知那时又有几家欢喜几家愁?富贵人家在高楼阳台赏月品风,尽享天伦;贫寒子弟却望月兴叹,愁惧秋雨断了口粮。我常不解,翻阅史册,为何战乱年代里,楚河汉界的战场刀光剑影,而繁华都市依旧灯红酒绿,达官贵人醉生梦死?再看如今,边陲将士驻守天涯,佳节里翘首盼归;而某些权贵之家却张灯结彩,尽享团圆之乐。同样沐浴在同一轮月色下,一样的人,却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。好在富贵与长寿从不挂钩,只要活得心安理得,谁都有安享岁月的可能。

        "彻旦随听曲,烹茶更砌词",七夕过后,在南大门网站与新旧文友隔屏对谈,文字间似有茶香袅袅、琴音流转。虽在交流中偶有醉意难掩、胡言乱语,却始终守着"随笔达意惟自赏、思想杂谈辨清明"的初心。笔下心声,皆是恳切、真诚与真实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本来源--

  《沈溪兴闲情偶记集》旧稿回放

26a6cc14963147b08135c4aec53f5154.jpg

编辑于2025-07-31 22:00:35
已有0人喜爱
声明: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,并不代表诗人作家档案库之观点。
你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!
全部评论 (0)

暂无评论